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辆报告 车辆报告

宁德2手车58同城-二手车宁德长安

tamoadmin 2024-08-12 人已围观

简介1.买整车租电池,电量不够换电池,换电模式你能接受吗?2.上汽阿里又合作了,智己汽车会不会重蹈斑马覆辙?3.车市三月回顾:全球汽车雪崩 中国车企艰难谋变4.换电/充电,谁更胜一筹?两位大咖有话说!5.学新能源汽车技术将来发展前景如何买整车租电池,电量不够换电池,换电模式你能接受吗? [汽车之家?行业]燃油车驶进加油站,停车熄火,打开油箱盖,加油,付账,启动车辆,驶离加油站,前后不过5分钟左右。电

1.买整车租电池,电量不够换电池,换电模式你能接受吗?

2.上汽阿里又合作了,智己汽车会不会重蹈斑马覆辙?

3.车市三月回顾:全球汽车雪崩 中国车企艰难谋变

4.换电/充电,谁更胜一筹?两位大咖有话说!

5.学新能源汽车技术将来发展前景如何

买整车租电池,电量不够换电池,换电模式你能接受吗?

宁德2手车58同城-二手车宁德长安

[汽车之家?行业]燃油车驶进加油站,停车熄火,打开油箱盖,加油,付账,启动车辆,驶离加油站,前后不过5分钟左右。电动车驶近充电桩,停好位置,打开充电口,拔出充电枪,充电,等待,继续等待……充电难是大多数电动车主的痛。

如果一家企业喊出“加电比加油更方便”的口号,作为电动车主的你会不会眼前一亮,这怎么能做到?企业说:2分钟内给你换一块电池。这就是以车电分离为基础的换电模式,这并非什么新创举,十年之前就有企业尝试。只是,这一次在政策风向拐弯之时,换电模式又火了一把。不过,它能成为主流吗?

■?十年换电守得云开见月明

换电领域企业近期动作十分频繁。

7月27日,北汽集团与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国网电动”)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持续在换电领域展开深度合作。7月28日,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南网电动”)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表示重卡换电是双方合作的重点业务。

7月30日,长安新能源成立重庆换电联盟,并与奥动新能源正式签约,将以换电模式服务长安新能源E系列车型;8月4日,日本软银能源与奥动新能源达成战略投资合作,将在换电模式和电池回收领域展开合作。

此外,网传“宠粉狂魔”的蔚来汽车正和宁德时代联手成立电池管理资产公司,推动车电分离,并在此基础上推出BaaS(Battery?as?a?Service,电池即服务)产品。

换电模式一时风头无两,与上半年来政策风向有着极大关联。

4月23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规定,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但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此规定限制。换电车辆成为补贴退坡下的例外。

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两会,“换电”二字首次被写入工作报告。在“新基建”内容中,“建设充电桩”被扩展为“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两会“部长通道”上,时任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将继续加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类充换电设施互联互通。”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也为换电模式打call,在7月23日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辛国斌指出,“充电和换电都是电动汽车的能源补充方式,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使用领域和消费群体。”“支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发展,鼓励企业研发新型充电和换电技术,探索车电分离的模式应用,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要。”

其实,换电模式并非“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早在2000年,奥动新能源就开始探索换电技术,并于2005年在兰州设立首个充换电实验站,2008年、2010年奥动新能源分别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提供换电运营服务。

换电模式开始接受市场考验要追溯到2011年前后。2011年3月8日,在“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上,国家电网现场展示为众泰与海马纯电动车型换电服务的全过程。2011年4月,众泰汽车在杭州推出朗悦换电版车型,并与国家电网签订协议,由国家电网下属的杭州市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提供电池更换服务。自此,换电模式开始进入商业化运作阶段。

就在成果展之后,电动汽车“换电池与插充式之争”登上汽车媒体头版头条。全行业意识到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并针对充电技术路线进行大讨论。当时业内普遍认为,换电模式值得推广,但是我国电动汽车和电池技术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同时充换电设施技术标准尚未出台,推广换电模式为时尚早。

对于电动汽车充电好还是换电好的问题,国家电网、中国普天以及充电服务企业倾向于换电,而广大车企则倾向于“插充式”充电路线。2011年,国家电网甚至确定以“换电为主、插充为辅、统一配送的商业运营模式。”车企则认为,电动车规模不足,换电站投资大,盈利困难,再加电池技术上的难题,短期用插充式才是当时最合理的选择。

近年来,坚持换电路线的企业并不多,或者说存活下来的企业屈指可数。2004年进入换电领域的以色列企业Better?Place,2013年5月便宣告倒闭。国内第三方运营企业中,只有奥动新能源、伯坦科技、玖行能源、中达通广、中能高聚等几家企业在换电领域坚守。车企背景的换电运营商中,北汽新能源、蔚来汽车、力帆汽车坚持之外,其他企业并没有在换电领域有更大的动作。

为何换电企业会如此艰难?业内分析,运营成本高,客户少,使得换电运营企业举步维艰。特别是整车企业对换电模式保持距离,使得换电运营企业更加困难。资料显示,Better?Place单个换电站建设成本就高达50万美元,并且从始至终只有雷诺汽车这一家主要客户。

“如今,层面对换电模式支持态度越发明显,同时电动车每年整体百万级别的销量,正推动换电模式走向成熟。所以,现在换电模式呼声又高了起来。”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小平如是说。

■?换电背后的经济大账

辛国斌部长为换电模式打call,主要基于六个方面:一、换电模式第一个特点就是车电分离,可以大大降低消费者购车的成本;二、换电模式可增加消费者出行的便捷度;三、运营公司对电池集中进行监测、养护与管理,有利于延长电池寿命,提升安全性;四、利用峰谷电价的差别来降低充电成本;五、用户可根据行驶里程考虑换电量;六、换电模式还可以催生出新的服务业态。

部门对换电模式的态度变得热烈起来,政策天平向换电一端微微倾斜。电动汽车市场已成规模,换电技术已经成熟,换电模式催生的新业态也值得期待。再则,从定位上来看,换电站作为充电桩、充电站的补充,也有自己的生存价值。所以,政策风向一变,入局的企业也蜂拥而至。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新增“新能源汽车换电”业务企业迅速增长。截至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换电”业务相关的在业、存续企业一共有11435家。而在2019年,“新能源汽车换电”业务相关的企业新注册量不过1335家。相比去年,今年“新能源汽车换电”业务相关的企业注册量同比增长804.2%。

换电模式确实有诸多优势,首先就是车价优势。按照车电分离的方式,购买一辆售价30-40万的蔚来ES6,电池租赁方案比整车购买便宜近10万。根据罗兰贝格执行总监徐虎雄分析,目前蔚来推出的电池租赁模式本质是一种零息/低息的金融方案,对用户而言财务成本也更低。同时,车电分离的电池租赁模式也降低了用户购车首付门槛,从而扩大了潜在购车群体。

其次是充电体验优势。我国充电站、桩一直处于稀缺状态,即使目前桩、站数量不断提升,充电难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改善。此外,充电时长不具备优势,慢充长达10多小时,而快充再快也需半小时左右。如果换电呢?3分钟之内换好电池,用户无需在充电过程中打发无聊的时间,更不用担忧充电桩不能用,那个充电车位被占用。岂不美哉?

奥动新能源方面介绍,奥动换电站从2017年发展至今,已经迭代至第四代,服务能力从288次/天提升至960次/天,换电时长从5分钟缩短至1.5分钟,如果车辆加油需要3分钟,换电时间只是加油时间的一半。比起充电时长,换电模式时长优势明显。

徐虎雄还从全产业链进行分析,换电模式在补能方面是充电模式的补充,对车企、消费者及整体产业链均存在利好。在使用环节,换电模式可为用户提供快速换电,减少充电等候;在二手车交易方面,换电模式可在电池精准评估、以旧换新、裸车入网、电池租赁等方面赋能二手车交易;此外,电池梯次利用可提升整体产业的经济性及环保性,通过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车用电池退役后性能最优。

■?换电模式遭遇两难困境

换电产业链背后有着可观的经济价值,国家在政策上开始逐步给予支持。但是,换电模式从沉寂多年走向产业前台,并不会一帆风顺。

首先,换电模式从营运领域逐步扩大至私家车领域是一大难题。近年来,以奥动新能源为代表的换电业务主要集中在出租车等运营车辆领域。业内也主要看好营运市场的换电前景。对此,李小平认为,换电模式对营运电动车辆来说非常划算,省去了长时间充电带来的时间浪费,同时电池经过专业的保养维护,安全性也会更高。

私家车领域却未必如此。徐虎雄告诉汽车之家,换电模式对不间断行驶的营运车辆,以及跨城区长距离行驶车辆比较适合。而个人车主在连续行驶时长和距离方面要求相对较低,依靠充电模式也能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除非在成本方面有优势,否则个人用户当前的换电需求还不那么强烈。”

其次,换电模式盈利问题将会是企业面临的长期难题。建一个换电站成本有多高?东北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刘军曾经对蔚来汽车建站成本进行分析,按照40平米面积计算,土地出让金支出约120万元,换电站建设费约20万元,再加上备用电池费用、人工费用等,一个换电站每年建设、运营费用就要投入至少200万。按照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蔚来单次换电定价需在712元以上,才能在8年之内实现盈亏平衡。

需要大规模投入的换电产业,盈利的路径必然是规模化。只有当汽车销量达到足够量级,品牌内部形成换电生态。那么问题又来了,仅依靠一家企业能实现规模化吗?换电产业链企业联合起来会不会更好?这又意味着,换电产业很可能陷入两难境地:单打独斗不成体系,合力出击标准难统一。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就提出这个问题:未来5-10年动力电池将走向标准品,还是非标品?曾毓群认为,动力电池将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和定位满足多元化需求,在运营用车场景下可能会出现统一产品标准,而私人用车不同车企不太会统一标准。

徐虎雄指出,动力电池标准统一对整车企业而言,可能意味着产线、结构组、模组及箱体设计等一系列变更,费用高昂且调整周期较长,影响企业的短期利益。可见,换电模式未来前景很美好,当下却“很难搞”。谁能打好这场高投入的换电持久战,谁就能拥有美好未来。

编辑总结:

换电模式前景很美好,但是当下面临着规模化、标准化以及盈利等多重难题。作为企业该如何看待?有必要承受“战略性亏损”。短期来看,换电企业要迅速获利,并不现实。但是从长远来看,换电数量成规模提升,那么企业建站、人工、地皮等费用就会被摊销,边际成本逐步降低。电池也会在换电规模提升过程中逐步完成标准化。入局换电产业,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换电企业当下需注重用户换电体验,通过换电模式培养用户习惯,增强用户粘性,这样才能赢得未来。(文/汽车之家?李争光)

上汽阿里又合作了,智己汽车会不会重蹈斑马覆辙?

文/Zoe

今年以来,自主品牌国家队纷纷走起了高端路线,广汽埃安、北汽ARCFOX、东风岚图之后,长安和华为以及宁德时代也高调宣布要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没过几天,上汽也官宣了。

在有全国第一高楼之称的上海中心观光厅最高层,上汽集团、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宣布成立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智己汽车,投资额高达百亿。其中上汽拿出了54亿,浦东张江拿出了18亿,阿里等出资28亿,上汽与浦东新区持股72%,阿里巴巴持股18%,剩下10%由员工与用户持有。

和其他新造车相比,智己汽车是妥妥的富二代,背后的爸爸们背景雄厚,要钱有钱、要地有地、要技术有技术、要经验有经验,这样的条件,好像想不成功都难啊。

但是,这个时候我又要扫兴地说一句但是了,造智能电动汽车这件事,真不是排场越大就越强。尤其是上汽+阿里的组合,之前已经有过一次教训了。

“国家队”冲击高端,心情可以理解

为啥突然间,几家国有汽车集团都要一窝蜂冲击高端了?其实不难理解。

看一眼几天前的全球上市车企市值排行榜,特斯拉以碾压优势雄踞榜首,蔚来和小鹏都超越了上汽,其他自主车企也都被理想汽车甩在后面。

乘用车销量数据更能说明问题,蔚来ES6和理想ONE都能挤到BBA的队伍里去了,一台自主车卖三四十万的价格,每个月还能卖出去大几千台,这是几大汽车集团多少年的心愿啊,砸了那么多钱都没搞定,曾经入不了他们眼的几个新造车却做成了。

不管是几年前市场条件不够成熟,还是中国用户以前不识货,反正自主品牌冲击高端的事业,“国家队”们都没办成,被新造车抢了先,如今必须借着光赶紧补上。

虽然上汽乘用车刚在广州车展上宣布了走高端路线的R品牌独立,与荣威和名爵并列为上汽乘用车三大品牌,也没能阻挡上汽从整个集团层面推出定位更为高端的智几品牌。

这个已经秘密谋划了19个月之久的项目,首款车型都已经打磨好了,年底就开始冬季测试,明年1月就能全球发布,感觉距离量产交付近在咫尺。

所以上汽这次绝对是有备而来,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找的两个合作伙伴也都很有来头。浦东张江有世界级的高科技产业集群生态和AI、芯片等技术,阿里巴巴则拥有达摩院的技术和阿里云等生态圈。

如此完美的组合,为啥我还要加个“但是”呢?

斑马走过的坑

论眼光,上汽绝对是车企里最好、最有前瞻性的。早在2014年,人家就第一个提出了新四化的概念,而且很快就开始了在后市场、智能网联、共享出行、电商等领域的布局,先后成立了车享、斑马网络、EVCARD、享道出行等业务板块。

只是几年下来,摊子铺得挺大,实际效果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前面提到过智几汽车是上汽和阿里巴巴的第二次合作,第一次合作就是2014年斑马网络的推出。

6年前斑马的成立,可以说引领了整个汽车行业的智能网联热潮,2016年7月斑马智行车联方案推出,同时上汽与阿里合作的首款产品荣威RX5上市,第一个月就大卖了2万多台,荣威智能网联SUV的名头一炮而红。

但是在荣威RX5热销的背后,则是上汽和阿里在斑马发展方向上的分歧开始出现,双方对话语权的争夺战不断升级,两个团队的内部融合效果并不好,最后的结果是斑马团队大洗牌,前任CEO施雪松、CTO黄佑勇、CFO凡莉,副总裁周平、谢平生,首席产品官潘家骅、研发总监谷志磊等相继离开。

所以在智能网联技术最茁壮成长的这两年里,斑马的研发和创新能力没有太大提升,合作品牌的拓展也没有太多进展,全都被内耗消磨了。

2019年夏天,博弈终有了定论,阿里巴巴与上汽宣布重组斑马网络,阿里成为大股东,占据了绝对控制权,同时将Yun?OS操作系统整体知识产权及业务注入斑马网络。今年5月,斑马正式完成与AliOS的战略重组。

如今斑马在上汽的妥协让步之下,终于可以重新出发了,只不过它也错过了最黄金的发展期。

在第三方机构IHS?Markit发布的《中国智能网联市场发展趋势报告》中显示,在今年1-7月的新车销量市场占比中,百度车联网实际搭载新车销量占比高达49%,腾讯占比35%,阿里占比16%,排名末位。

而上汽在冲击智能高端电动车方面,也不是第一次出手了。早在2017年,上汽荣威就宣布要推出一款能够比肩特斯拉的智能电动车,2018年MARVEL?X上市,价格直接杀入20-30万区间,车很惊艳,但是终端表现惨淡。

上市至今,荣威MARVEL?X累计销量只有五千多台,去年底在销量榜单上就找不到它的身影了。MARVEL?X为啥卖不动,至今都是谜。同为自主品牌,同样续航不如特斯拉,比它更贵的蔚来ES8就有人愿意买单。

上汽新四化路上遇到的坑不少

除了与阿里的第一次合作经历了不少坎坷,以及旗下自主品牌冲击高端首战失利,这几年上汽自己在后市场OTO和共享出行方面的尝试,也是同样如此。

主机厂做后市场OTO,上汽也是尝鲜者,2014年就成立了车享,2015年启动车享家,要从维修保养切入,延伸到保险、新车、二手车等业务,布局一个大生态。

只用了两年功夫,车享家直营门店就突破了1000家,成为了行业第一。但是2018年开始,车享家扩张的脚步放慢了,如今在上汽集团的财报中也找不到关于车享家盈利还是亏损的数据,在公开的新闻访中也没有相关信息披露。

而和车享家同时期起步的途虎养车,今年10月工厂店数量已经突破了2000家店,并且对外表示单店盈利能力良好,工场店单月平均毛利收益在15万以上。

共享出行方面,上汽同样是整车厂中最早涉足的。2016年5月,上汽推出了EVCARD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务,2018年推出了网约车品牌享道出行,2019年推出享道租车,完整覆盖了分时租赁、网约车和租车业务领域,打造了“新出行综合体”。

但是业界对于共享出行的盈利模式,始终参不透,国外的Uber、国内的滴滴出行,都是出行领域的一哥,都是至今没能实现全线业务盈利。烧钱、靠集团输血也一直是国内出行平台摆脱不掉的现状。

对于上汽旗下这几个出行业务的盈亏情况,也是很难看到公开数据。在2019年集团财报中,有过一段描述,“享道出行在上海、郑州、苏州、昆山、杭州、宁波相继开城,截至2019年年底,注册用户已超700万,日均订单稳定在10万单以上,用户满意度高达98%。2019年,享道出行还发布了面向企业级租车服务的“享道租车”品牌,已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而分时租赁业务EVCARD的盈亏情况,也没有公开数据,在《每日经济新闻》此前的一篇报道中,有未经证实的共享汽车业内人士透露,“EVCARD亏损非常大,具体数字不会小于40亿元。”

共享出行业务不好做,当然不是上汽一家遇到的问题,只是上汽在这个领域的摊子铺得格外大。对于整车厂来说,共享出行啥时候能赚钱,不知道,目前最大的贡献可能就是帮助集团内消化了不少新车,尤其是新能源车。

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说,从2014年他们在全球第一个提出“新四化”的概念至今,在技术、商业形态、对外合作方面做了很多深入布局,形成了一颗颗珍珠,但是还没串成一条珍珠项链,而如今L项目(也就是智已汽车)就是串起项链的绳子。

这个想法确实特别美好,不过想把这一颗颗珍珠串起来,不是找到了绳子就能办到的,希望这次上汽在踩过了这么多坑之后,能够少走弯路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车市三月回顾:全球汽车雪崩 中国车企艰难谋变

转眼间3月又过去了,全年已过四分之一。就在上月,很多汽车行业同仁尚未正常复工复产之时,媒体和专家还在盘算,今年中国车市受多大影响,能否出现报复性消费反弹。然而如今,虽然国内抗击疫情成效初显,人们反而更加忧虑。显然,这是因为疫情在全世界多地爆发,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动荡,给未来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疫情严重的时候,对于世界汽车工业的影响,大多只是考虑到零部件供应和整车进出口的问题。但是,当疫情的重点转移到欧美,全世界汽车工业已经开始面对几十年来最大的危机。截至到3月底,全球汽车和零部件巨头,设在疫情严重国家的工厂,已经停工的超过上百家。继日内瓦车展之后,底特律车展、巴黎车展也已全部取消。受到连锁的影响,原材料等上游企业同样面临重大风险。

3月26日,纽约曼哈顿的华尔街铜牛旁空无一人。(新华社)

大众集团CEO迪斯近日吐槽称,除中国之外,全球其他国家的生产、销售工作均陷入停滞,平均每天开销2.8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2.6亿元)。再这样下去,将不得不裁员。而在半个月前,迪斯还在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虽然设在欧洲的电动车工厂停产,但是电动车的战略和进度不会动摇。转眼间欧美发达国家疫情加剧,短期之内很难振作。中国如今并非净土,面临着疫情回流与生产生活恢复所带来的摇摆和矛盾,前景如何,同样难以预料。

据路透社报道,信用评级机构穆迪近日大幅下调了对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预期,预计全年销量下降14%,远高于2月估计的约2.5%的降幅。其中中国下降10%。新技术、新业态给传统汽车产业带来的冲击,和疫情的影响叠加作用,会给汽车行业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更多的失业、倒闭在所难免。

东风本田和神龙汽车的工厂设在武汉,他们已经实现复产,具有标志性意义。整个3月也有包括奇瑞瑞虎7、长安逸动Plus、奔腾、哪吒U、捷达VS7等多款重磅车型上市。国内汽车的生产、营销节奏正在稳步推进。在带路媒体的眼中,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抗击疫情、振兴经济的希望。其实,在疫情的冲击下,谁也无法独善其身。一方面很多车企收到供应链断供的影响,复产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全社会长期无法恢复正常运转,必然会影响消费能力,购车的需求是增是减,也难以预料。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1-2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4.8万辆和223.8万辆,产销量同别下降45.8%和42%。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如果疫情在3月底得到有效控制,预计一季度产销量下滑45%左右,上半年产销量下滑25%左右。

近三年中国汽车销量增长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美股多次熔断,原油价格狂降。在历史书上都难得一见的场景,就这样成为现实。有专家称,目前世界可能面临的是经济大萧条,其影响远甚于2008年经济危机。油价大跌,对新能源车也是沉重打击。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3840辆和505辆,同别下降63.8%和59.5%。这无疑给造车新势力带来更多困境。本月,天际汽车董事兼COM向东平出任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副总裁、北京现代副总经理、销售本部长。陈曦、邓凌等多名造车新势力高管重回传统车企,以及前途、博郡等企业被曝长期欠薪,就连不差钱的恒大新能源汽车都调动上百员工去“恒大宝”卖房,正是新势力企业面临困境的具体体现。

天际汽车CMO向东平重回传统车企(资料)

国家相关部委也在积极筹措救市,不断表态和发布有关文件,敦促出台刺激消费的政策。28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表示,促进汽车消费需要从汽车全生命周期着眼,要在生产、流通、消费三端发力。相关部门出台的措施,包括八个方面:一是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二是支持购置使用新能源汽车;三是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四是鼓励实施汽车以旧换新;五是推动农村车辆消费升级;六是加快更新城市公共领域用车;七是推动取消皮卡进城的限制;八是加强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设施的建设。

相对“铁板一块”的北京,也因为消费刺激政策闹出了乌龙。商务部网站刊登说北京上半年释放10万个新能源指标,随即北京回应称这是内部信息不慎流出,尚未论证。不论真,至少也是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杭州已经宣布新增2万新能源车指标,广州也准备公布具体新增指标量。相信进入二季度,会有更多实质性的积极政策出台。

面对危机,很多车企也在积极谋变。小鹏汽车据传以1600万元收购了广东福迪汽车,从而获得资质。虽然资质这个玩意说不清道不明,但是对比其他获得资质的买家,这笔买卖显然划算。北汽联合滴滴、国网、邮储银行等企业推进“使用权交易”,预计三年投入10万辆车。其实“使用权交易”并非新鲜事物,理论上租车、打车都算使用权交易,用户需求在哪里,如何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如何实现车辆、网点布局和用户体验的平衡,困难多多,前景多多,长镜头将专门撰文分析。

技术上,中国车企也不乏突破之举。3月初,国家刚刚发布了中国自动驾驶分级标准,长安汽车公开演示量产L3级自动驾驶技术。这一活动多少引发了一些业界争议,主要在于对L3级具体功能的理解。但是长安汽车的勇气值得赞赏,首先会促进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解决上路的准入问题,其次也会加快更多车企推出量产L3级产品。

长安汽车现场演示量产L3级自动驾驶技术

比亚迪则宣称电池技术上的“革命性”突破。29日,比亚迪通过电视直播发布了刀片电池,这种单体长度超过1米的电池,一方面解决了片面追求长续航里程,而增加安全风险的问题,带来更好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提高了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有文章即时评论称,这一产品将“炸飞”几千亿动力电池产业投资,可能还有点夸张。刀片电池仍然属于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技术路线之争,仍需要通过实践来证实。和行业老大宁德时代相比,比亚迪既是主机厂,又是三电供应商,甚至已经介入到原材料领域。也许通过刀片电池,能够更加坚定比亚迪十多年前就已立下的称霸电动车领域的决心。特别是比亚迪声称“几乎”所有品牌都在和比亚迪谈合作,这将是比亚迪通过技术积累,立足产业核心地位的又一杀手锏。

比亚迪通过针刺试验,对比三种电池的安全性

不论如何,中国的汽车行业还是在努力行动起来,降风险,求突破。3月30日,吉利汽车召开业绩线上发布会。提出目前保持2020年141万辆的销量不变。力争做到不裁员,不减薪,不延期支付薪酬,同时推进和沃尔沃的合并。这时候敢于如此硬气表态的企业非常罕见。此时正逢吉利收购沃尔沃10周年,享受技术、品牌红利的同时,吉利继续积极谋变,期望成为一家科技公司。虽然疫情几乎遍及全球。但是对汽车行业,特别是中国汽车企业而言,只有面向全球化布局,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深入研发,积极转型,才是未来的希望。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动力电池,技术的突破,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在世界上“质”的地位。疫情的影响无论多久,毕竟是暂时的困难,人类终将战胜疫情。在新的阶段,汽车行业结合新技术、新模式的变革,也将浴火重生,走入新的发展阶段。

吉利汽车发布全年业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换电/充电,谁更胜一筹?两位大咖有话说!

今年7月以来,多家车企纷纷布局换电模式:7月27日,北汽集团与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持续在换电领域进行深度合作;7月28日,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与宁德时代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合作的重点业务之一就包括重卡的换电;7月30日长安新能源成立重庆换电联盟......

截止目前,在国内,蔚来、东风、北汽、长安、吉利、宇通客车、国金汽车、申沃客车、华菱汽车、万向集团、南方电网等相关企业都相继布局换电模式、进行研发、推广。

换电模式并不是新兴产业模式,早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之初,换电模式与充电模式就已开始争锋。

此前,特斯拉曾尝试布局换电模式,但最后因为成本等问题不了了之。

今年换电模式首次被写入工作报告,在新基建中将“建设充电桩”扩展为“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不难看出,如今,多家企业集中布局的背后是政策层面对换电模式的肯定和力挺。

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全国已累计建设充电站3.8万座,换电站449座,建设了各类充电桩130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55.1万个,私人建设充电桩74.9万个。

那么,换电与充电模式究竟谁更适当前的行业形势?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后简称百人会)论坛媒体沟通会”上,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和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两位大咖从不同角度分享了精彩的观点。

陈清泰:换电模式给产业带来想象空间?

关于换电模式,陈清泰坦言,早在2011年国家在启动电动车产业化时,就规划了换电模式,但由于种种原因被搁置下来。“经历近10年的实践,今年国家在“新基建”和发展规划中再次提出换电模式,给产业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很值得认真研究。”

陈清泰指出,目前换电模式有以下九方面优点:

第一,换电模式可实行车电分离,使电动车购车成本低于同级别的燃油车。解决了买车贵的问题。

第二,换电时间只需3-5分钟,与燃油车加油相当。解决了充电时间长的问题。?

第三,电池租赁费加上电费,电动车能源成本仍只相当于燃油车的1/3~1/4。可保持电动汽车运行成本低的优势。

第四,电动车的二手车与电池无关。将改变二手车定价模式。

第五,电池由专业公司拥有、管理、维护、梯次利用和报废后再利用。有利于电池的充分利用和全寿命周期的安全与环保。

第六,基本不需要快充,有利于电池寿命和充电安全。

第七,充电时间有较大灵活性,可以更好地与电网配合、与可再生能源搭配,既发挥调峰作用,又可以降低电费。?

第八,换电站与停车场无关。保障同样数量电动汽车运行,换电站较充电站占用的场地面积要小得多,有利于在城市布局。

第九,通过科学制定系列化标准,可基本不影响同级别不同品牌汽车的个性化。

对此,陈清泰总结道:“换电模式有可能消除电动汽车的目前存在的诸多弱点,发挥电动汽车的优势,加快电动车性价比超越燃油车的过程。但这有待市场的考验。”

至于究竟选择充电还是换电模式,陈清泰认为,这是企业产品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换电模式已经有了一次大起大落,企业如选择换电模式,应做好市场调查,审慎做出决策。

欧阳明高:换电更适合商用车,充电中长期更适合私家车

欧阳明高认为,在现阶段,充电、换电要融合发展,不是非此即彼。对于私家车而言,中长期看最好的方式还是充电。对于商用车,不论是大商用车还是共享车、出租车,原则上换电是一种不错的商业模式。

为何私家车更适合充电模式??

欧阳明高坦言,要看到V2G(车网互动充电模式)和大功率快充技术的发展后劲。?

“现在国网已经开始在北京试验V2G车网互动充电模式了,私家车在车网互动时充电要花钱,但还可以卖电赚钱。现有的车网互动的志愿者已经做到充电和卖电平衡,好的还挣了钱。充电是电价低时充,卖电是电价高时卖。”欧阳明高进一步举例说。

对于大功率快充技术,欧阳明高指出,欧洲已经实施的是350千瓦大功率快充。国内正在开发的超快充电系统,在5分钟补两百公里的电,这个在技术上是可以做到的,这种不充满的快速补电不会影响安全和寿命。?

对于换电模式的优点,欧阳明高指出,现阶段,换电对提高销量是有好处的,因为用户不用担心电池贵、电池寿命不够长、电池不够安全、电池用完了不知该怎么办的系列问题。

为何商用车更适合换电?

欧阳明高指出,首先,卡车用的电池太多,不利于拉货。“装三百度电才跑一百六七十公里,跑五六百公里,需要装一千度电,车上都拉电池了。”

第二,车价太贵。

第三,充电慢。“这么大的电池,到哪里去充电,得建多少充电站,我是拉货的,还在这里等你一小时,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卡车必须换电,跟轿车不一样。”

“?一旦换电,买车不买电池,这个车和传统车价格差不多,你到了换电站直接换电,五分钟,和加油一样快,另外车上装的电池少,就能更多拉货。”欧阳明高解释说。

在欧阳明高看来,从目前看,换电卡车可以和柴油卡车进行商业竞争。“按照目前电池价格综合成本看,重卡购置大概四五十万一辆,但是全生命周期的油费大概两三百万,油费是最大的成本。而电动卡车最大的优势就是能源费低,这是算得过账来的。”

对于未来,欧阳明高预测:今后五年,换电卡车会形成高潮。现在很多地方都已开始了,比如港口、矿山。

总结: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换电模式更适合商用车。通过换电,卡车司机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持和燃油车类似的使用习惯,非常方便。而对于个人用户来说,换电模式只是备选项。

这两种模式要融合发展,不是非此即彼,日常使用取充电的方式,紧急情况用换电的方式,将换电视为对于充电的一种补充,这样无论在何种使用场景下都能够找到合适的电能补充方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学新能源汽车技术将来发展前景如何

首先,汽车行业人才紧缺,薪资待遇好。

新能源汽车技术是今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黄金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汽修人才非常缺乏。

二,汽修人才发展空间大。选择学汽修的初高中生在掌握到精湛的汽修技术,既可以做汽车销售、汽修美容技师、4S应用工程师、机电维修技师等岗位,还可以在积累经验后,往高级维修技师、维修技术总监、4S店店长等方向发展,晋升空间十分广阔。

三,就业好,工作稳定,不必频繁跳槽。由于汽修人才的紧缺,拥有汽修技术的专业人才就业优势十分明显。只要技术过硬,找工作根本不用发愁。

四,学汽修基础要求低,学习时间短。学习汽修这门技术,不需要太多基础,学习时间也比较短,不必耗费大量时间。

五,有了汽修技术,创业无忧。

文章标签: # 换电 # 模式 # 汽车